在沉默了数年之后,印度的五代战斗机计划"先进中型战斗机"(AMCA)终于借着2019印度航展的机会,再度出现在公众面前。而不同于前几次的言之寥寥,这次印度斯坦航空和DRDO带来了更多的该机相关细节,比方说确定将使用2台推力为90千牛级的F414-IN发动机、全机正在建造等比例模型、以及将在2025年前完成首飞的豪言壮举。
图为2019印度航展上的AMCA战斗机透视结构图。
细细算来,即便印度人真如宣传那般在未来3年内如期完成AMCA的详细设计定型,留给印度人建造首架原型机并首飞的时间也不会超过3年。
单单从航空开发的角度而言,这一时间表本身就极为紧迫。更何况在LCA"光辉"战斗机的设计定型和原型机首飞之间,印度人蹉跎了整整八年。换句话说,现如今要让印度斯坦航空在设计定型3年内完成AMCA的原型机开发,恐怕印度国防部和DRDO 也难免信心不足。
但关键在于,印度人的野心绝非仅仅是"花费六年让五代机上天"这么简单。
图为"光辉"MK.2战斗机海军版的设想概要图,可见主翼面前无鸭翼,以及后部新增的尾鳍。
简单来说,除却AMCA战斗机外,印度航空业界还规划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LCA"光辉"战斗机MK.2的海军和空军改进型版本。
虽然同被称为"光辉",但实质上光辉MK.2与MK.1已经几乎不是同一款飞机:后者使用的F404-IN将被替换成推力大四分之一的F414-IN,而空军型光辉MK.2将增设鸭翼,海军型光辉MK.2则增设腹鳍,二者都为修改设计和更换发动机加长了IShen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机身长度。
图为光辉MK.2空军型(近)和光辉MK.1A(远)的风洞模型,注意前者未加装腹鳍。
从研发可行性的角度出发,同时推进一款新战机的两款子型号是国际通行做法,并不算太夸张。
但是,这个规律只对有充足经验的航空大国有效。而对未走完光辉MK.1战斗机全套研发、生产流程的印度来说,那必定要打折扣。
要想知道具体"打几折",只需要先明确一个事实:光辉MK.1战斗机的"完全体",也就是FOC(完全作战能力)批次飞机才刚刚完成设计定型,首架生产机型到目前连影子都见不着,而目前躺在生产线上的,以及交付印度空军的战斗机,都是阉割了大部分作战和飞行能力的IOC(初始作战能力)批次。
图为印度2019航展上"作秀"展示布拉莫斯导弹和先进雷达模型的"光辉"战斗机。
换句话说,从现在用得磕磕绊绊的IOC批次光辉战斗机朝前看,印度航空业界还有很多很多的技术难关要跨越:西方转让了某项技术和印度能够在生产阶段完美复现它,根本是两回事;而西方转让技术和印度能否吃透技术,继而完成妥帖的自主设计,也不能贸然划等号;至于西方未转让的技术要印度自主研发……这对于一个"照抄作业"要抄上三十年的印度战斗机工业体系来说,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了。
图为印度空军的光辉MK.1战斗机,清一色是不带加油管的IOC批次。
而就是这个"扶不起的阿斗",不仅要同时攻关两款气动布局迥异的三代战斗机,还要把五代战斗机的各项技术都捋顺了,时间还被牢牢地限定在十年内,简直大有"超俄赶美"的架势。
但时至今日,包括美俄在内的各个主要战斗机制造国仍在努力叩开印度的大门,也每每能得到印度真金白银的订单回应,这恐怕就是印度国防部和空军对意图"一口吃成大胖子"的国产战斗机做出的最好回应。